国务院23日召开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温家宝在会上指出,要清醒地看到,反腐倡廉形势依然严峻。他进一步指出,产生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权力过于集中又得不到有效约束,关键是有些制度不够完善,有些制度落实得不好。
权力与腐败相生相伴,权力是产生腐败的根源。腐败形势严峻的根子正是权力的失控。当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制约的时候,反腐的形势必然不容乐观。
如何从根本上整治腐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核心是严控官员手中的权力。
首先要合理分权。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一个权力的集权者必然成为腐败的高发层、重灾区。单位部门“一把手”大权在握、一言九鼎,集财权、人权、事权于一身,在重大项目建设、土地审核出让、企业改组改制、干部选拔任用等各个方面都拥有一槌定音的“拍板权”。这使得官员极容易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攻关目标和拉拢对象,稍不留神就会掉进腐败的泥坛中。管好官员中的权力,首当其冲就是要分散官员手中的权力。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以赋权适度为核心,将官员手中的权力适当分解,形成科学配置、分权制约、有限用权,副职分管、书记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格局。
其次要阳光用权。权力运行中的“暗箱操作”为官员滥用私权提供了“保护伞”。构建权力阳光运行的机制,是确保官员公正用权的重要保证。要公开权力运行的流程,尤其在干部任免、人事调配、资金使用、项目安排等方面全程向社会公开,使官员手中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大力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活动,全面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再次要敢于制权。权力就像是一匹野性十足的野马,只有套上监督的缰绳,才能将其驯服。在监管官员手中权力上存在着“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 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官员诫勉谈话、函询等日常监督管理制度,坚持预防为主、防微杜渐,使官员的权力始终处于经常的监督之中。构建社会监督机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基层群众对官员依法监督,畅通基层群众民主监督渠道。
权力与腐败相生相伴,权力是产生腐败的根源。腐败形势严峻的根子正是权力的失控。当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制约的时候,反腐的形势必然不容乐观。
如何从根本上整治腐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核心是严控官员手中的权力。
首先要合理分权。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一个权力的集权者必然成为腐败的高发层、重灾区。单位部门“一把手”大权在握、一言九鼎,集财权、人权、事权于一身,在重大项目建设、土地审核出让、企业改组改制、干部选拔任用等各个方面都拥有一槌定音的“拍板权”。这使得官员极容易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攻关目标和拉拢对象,稍不留神就会掉进腐败的泥坛中。管好官员中的权力,首当其冲就是要分散官员手中的权力。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以赋权适度为核心,将官员手中的权力适当分解,形成科学配置、分权制约、有限用权,副职分管、书记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格局。
其次要阳光用权。权力运行中的“暗箱操作”为官员滥用私权提供了“保护伞”。构建权力阳光运行的机制,是确保官员公正用权的重要保证。要公开权力运行的流程,尤其在干部任免、人事调配、资金使用、项目安排等方面全程向社会公开,使官员手中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大力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活动,全面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再次要敢于制权。权力就像是一匹野性十足的野马,只有套上监督的缰绳,才能将其驯服。在监管官员手中权力上存在着“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 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官员诫勉谈话、函询等日常监督管理制度,坚持预防为主、防微杜渐,使官员的权力始终处于经常的监督之中。构建社会监督机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基层群众对官员依法监督,畅通基层群众民主监督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