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沙岭
近日,有网络传言称辽宁省凤城市市委书记王国强卷款2亿元离境,人民网记者针对此事致电辽宁省丹东市委组织部,有工作人员表示,王国强早就“出事”了,一方面,王国强离境的时候已经不是凤城市委书记,现在市委书记的位子空着;另一方面,王国强本人是省管干部,相关部门正在对他的事情进行调查处理当中,“我们不太清楚这个事情的具体情况”(8月28日人民网)。
凤城书记“跑路”,俨然已成这两天网络上最具传播度的“悬疑大片”:有说他卷款2亿多元离境,辗转跑至美国;有说他涉嫌供暖腐败,逃离与海德供热事件引发市民投诉上访有关;还有说他本为“裸官”,其家人早已在他失踪之前移居美国;更有人对于县市级领导如何得到护照产生丰富联想……诚可谓传言满天飞,且越发“神乎其神”。现在,经过记者的多方打探,算是从侧面“坐实”了一点信息,就是王书记真的出境了,但遗憾的是,一来这消息来源确实算不得权威,没有实名实姓的“工作人员”侧证的东西,是可以随时被推翻的;二来什么基本的细节都没有,关于离境的是是非非,大家只能继续跟着传言找真相,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事情到了这一步,实在匪夷所思。书记擅自离境,已经是丑闻了,为什么离?怎么离?前前后后还牵扯到哪些问题?还迟迟是黑幕一块,哪怕全社会都在议论纷纷,当地官方或者上级组织也不发布权威的信息,这恐怕只会是“丑上加丑”——从传播学角度,没有权威消息正本清源,大家就会逐渐对传言、谣言统统采信,管是真假,你不否定就算是默认,甚至暂时没有权威出处的“贪腐两亿元”也会被相信,进而对一个县市级干部的贪腐能力产生足够的想象;从干部管理的角度,一个书记空岗小半年,一直到了“传言”沸沸扬扬之际,8月26日才召开大会宣布任命新的市委书记,8月27日才在官网上公布,且公告闭口不谈前书记去处,怎么说也是不正常的。仅仅是调查滞后,还是另有隐情,也会让民众想入非非,这让《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情何以堪!
到底谁才清楚“具体情况”?回看书记离境事件,显然是被“传言”牵着鼻子走,政府方面缺少基本的主动,更缺少起码的危机处理意识,好像谁都不愿对这块烫手的山芋主动“接手”,做一些该做的事情。舆论忙活得热火朝天,政府反馈冰天雪地,潜台词似乎是“我们仍在调查中,具体情况无可奉告”。可当地官方真的可以这样“你说你的,我干我的”,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吗?妄加揣测一句,当地官方如果继续让“传言”牵着鼻子走,结果很可能是因为这种迟缓而引火上身:网民已经开始质疑,当地和上级政府相关部门,不公开离境信息、不公开调查处理信息、不作新的人事安排,到底是不是“大有名堂”,背后的水到底有多深?事已至此,无论如何都没有继续沉默下去的理由了。这不是悬疑电影,吊足观众胃口才有看头;这是政务危情公关,及时、真实的披露,才是其最大的善,真相跑到传言前头,才是最大的魅力,民众不是电影院里无关的看客,要看个真相不该这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