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老竹梁氏家族:崇文尚礼 善传千秋
梁氏宗祠
梁村梁氏,自古为括苍望族。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984年),处州城人梁旃见渥川泉甘土厚,遂从城内迁居于此,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梁氏家族以诗礼传家,富而崇文,籍祠兴学。历史上,涌现了南宋户部尚书、中兴名臣梁汝嘉,与杨万里至交的广西转运使梁安世等历史名人。除此之外,梁氏历代都有积善行德、乐善好施的义举,成为丽水有名的慈善世家。
鸿儒代代相传,秀才比比皆是
梁村坐落在丽水北郊与武义邻近的山川谷地,一条小溪在村前缓缓流淌。村前是一小畈平原,这里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因此称为“渥川”,在传统的农耕时代,这里的地理位置成功保障了村人丰衣足食。
走进梁村,经过一条鹅卵石铺就的村道,两边是年代久远的泥墙瓦房,偶尔遇到青砖砌筑的清水砖墙,白墙黛瓦,飞檐翘角。斑驳的马头墙,诉说着岁月留下的痕迹。
村中的小溪呈“几”字型布局,梁村有名的古戏台就在三面临溪的转角合围之处。仿制的古戏台豪华典雅,端庄大气,可同时容纳上千人看戏。戏台隔溪对岸是一座大山,五个峰尖,四个凹底,沿天际线望去,是非常形象的“笔架山”。这座山的西侧,还有一座也较为形似的“笔架山”。
这不禁让人感叹:一村有两座笔架山照应着,难怪这里鸿儒代代相传,秀才比比皆是。
经查《处州府志》《丽水县志》《宣平县志》及《安定郡梁氏宗谱》,梁村梁氏科举入仕规模令人惊叹。其中进士10人、举人3人、贡生35人。此外,梁氏通过征辟、人才、武功等途径进入仕途的有120人之多。
梁氏先人青灯苦读、金榜题名的典故,在《处州府志》《丽水县志》《宣平县志》这些典籍里占据了举足轻重的篇幅。渥川梁氏,历代勤学传家,人杰地灵。一个偌大的村庄,历史上有书院(书屋)四座,分别是三阳书院、留墨荘书院、学易书院、远山书屋,另还有宗族中无偿为贫困子弟就学而设立的梁氏义学。
先贤积善行德,善行流传千载
除了崇文入世,梁氏家族还传承了积善行德的家风。
渥川梁氏名望于括,积善行德、乐善好施之义举,传承千年。梁氏家谱、《处州府志》、《宣平县志》等众多资料中,都记载了许多梁氏先人积善行德的故事。
梁村明代河桥
宋朝梁氏先人梁侅一生以仁慈处世为志向,乐善好施。每年年底将积谷分给贫困的乡民,平常到各地采集药材,请医生王明道施舍给前来治病的贫民;他还创立义塾,供族中子弟以及附近相邻学子无偿就学,他还常至课堂亲自讲学。村旁渥溪,乡人依靠矴步通行。每遇大水,矴步淹没即隔断通道。宋大观年间 (1107-1110),梁侅出资始建廊桥,名之曰“渥溪桥”,乡民由此通行无阻。
宋朝梁潧夫妻仗义施仁也十分有名。他倡修先祖的梁氏义学,尊师重儒。凡求学者,赏之以午膳;钱财借贷贫而好学者,不收其息,仗义施仁,乡民多德之。梁潧妻叶氏(1179-1241),家在丽水县孝行乡白口庄(今属莲都区碧湖镇)。跟随她嫁到梁家来的有四名婢仆。等到这些仆人长大成人,叶氏夫妇均无偿准予他们自立门户,并以丰厚嫁资。每逢荒年,叶氏夫妇还常无偿将积谷赈以家境贫乏的乡民。
明人梁垚,渥川梁氏第十六世孙。谱载:梁垚生性宽厚,对租田借贷者,从不收取重利。庄内相亲徐祖福,有积蓄而无后代。徐祖福病重时,梁垚兄弟同往探视,祖福感戴梁垚平日照料之恩,将家中积蓄和所有田地赠与梁垚,以为报答。这时官府田亩充粮上涨,梁垚与弟弟拿出祖福遗赠粮谷代为乡亲充粮赋税,让乡人咸受徐祖福之遗德。
清朝梁应期,渥川梁氏第二十世孙。梁应期幼习儒业,事理通明,考授从八品迪功郎。遇到旱涝凶年,捐谷四千石,与巨溪章蛟腾搭设粥棚煮粥,按人口施给乡民,拯救了无数饥荒中的乡民。丽水知县将其善举奏报于朝廷,三院下文并赐“尚义”匾旌表其门。他在新岭、墓岭、走马岭等地各建亭榭一座,使行旅过客憩息其间,无寒暑风雨之忧。历经二百余年,这些凉亭故址犹存。
应期子梁一鸿,清光绪《处州府志》载:“高浦桥,县南五十里。里人梁一鸿架木为之。康熙三十七年,里民毛茂生等重建。五十二年,僧寂真募建石桥于虎迹溪上。”梁一鸿还于新岭创雪峰庵施茶,以济过往行人。
传承慈善之风勇当丽商楷模
浙江第二届“十大慈善之星”、“浙商社会责任奖”、丽水和谐企业……一连串的殊荣,是对丽水市慈善总会副会长、浙江金龙房地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岳成的最大褒奖。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王岳成正是梁氏后人。
王岳成,祖居老竹红桥村(原称破桥),祖父入赘梁村梁氏,遂为梁村人。年少时,王岳成就对梁氏先贤的诸多济世报国、慈善为怀的故事耳闻目染,立志要和先人们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所回报的人。
据不完全统计,十多年来,王岳成已累计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资近5000万元。
2007年6月,王岳成首先出资2000万元本金,设立“王岳成奖学金”,用于丽水全市的助学活动。王岳成还曾向丽水市慈善总会捐赠800万元。2008年汶川地震,金龙集团一次性捐出300万元帮助灾区重建。近几年,省委号召支持美丽乡村建设,金龙积极响应,为此已投入600多万元。
2007年王岳成奖学金成立
不论是街道、社区、居民、乡村农民还是武警、消防、部队,不论是有困难的干部、职工,还是乡村建桥修路、社区开展活动,凡是上门求助,王岳成都会热情接待,慷慨帮助。捐助金额从最初的几千元、几万元到后来的几十万元、几百万元,随着企业实力增强逐步扩大资助规模。除丽水之外,他还在广东清远出资建希望小学,在青岛资助建设文化设施。
受王岳成的影响,久而久之,他的家人、他的企业员工也都非常热心于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为“桑美”台风受灾者捐款,为山村群众浇铺水泥路出资,为受病魔困扰者提供救助……只要力所能及,他们都尽力而为。
王岳成常说:“每个人都应学会感恩社会,从中你可以获得幸福感。回报社会,我从不追求有价值的回报,因为我是在追求完美的人生。” (吴志华蓝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