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党风政风 >> 正风肃纪

【亮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第3期

发布日期:2019-01-21 09:30 来源 :丽水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编者按: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剑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201810月份起,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问题,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锲而不舍深化作风建设,不断巩固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

 

  “十项措施”发力 涤荡沉疴痼疾

 

  201810月以来,我市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正风肃纪、反对“四风”的首要任务、长期任务,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政治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突出“十项措施”,推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行动全面开展、落实落细,为“丽水之干” 担纲“丽水之赞”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坚持示范引领。市委主要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去年115日,市委常委会学习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专题研究审议《市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改、制度“三张清单”》,要求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分析原因、查找症结、精准施策。市纪委第一时间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行动进行部署,印发《关于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督促全市各地各单位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上来。

 

  严明纪律规矩。抓牢主体责任“牛鼻子”,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情况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考核、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以及各级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市委部署开展2018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考核工作,由市委常委带队对9个县(市、区)和11家市直单位进行重点检查考核。市委巡察办把查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作为巡视整改和市县巡察的重点内容。市纪委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作为2018年度社会评价的重中之重,对社会评价收集到的问题逐条督促整改落实。

 

  全面自查自纠。市委办召集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府办、市跑改办等部门,对照中纪办发〔20188号文件指出的4个方面12类问题,严格查摆出10种情形典型问题,做到见人见事,印发各地各单位对照查摆整改,深化自查工作。各级党委(党组)对标看齐,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精准查找和整治具有本地本部门特点的突出问题,全市各地各部门共梳理具体问题499个、制定整改措施501条。市纪委加强跟踪督查,从严把关自查自纠情况,对未在规定时间内报送自查报告的单位发函提醒。

 

  广泛宣传动员。组织协调市县媒体,其中每个县(市、区)至少1家媒体,通过开设专栏、暗访督查、曝光典型问题等形式,加强舆论监督,营造声势和氛围。市纪委监委网站和“丽水清风”微信公众号推出“一线报道: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亮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个原创专栏。在市管领导干部落实“两个责任”教育学习参阅、作风建设工作简报上推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刊。集中整治期间,全市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加大以案释纪力度,指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问题2852人,形成持续震慑。

 

  深入一线走访。结合市县政治巡察、农村基层作风巡察、“最多跑一次”改革、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等重点工作,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了解实情,暗访一批行政审批中心、基层站所等办事窗口,了解掌握干部群众诉求,了解掌握“最多跑一次”改革效果,找出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累计巡察村居(社区)663个,暗访窗口单位600个,共访谈村社书记951人次,企业负责人776人次,党员群众及办事群众4721人次,发现和纠正问题258个。

 

  精准“靶向治疗”。坚持把握共性、突出个性,各地各单位紧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民生、扫黑除恶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强化纠正整改,以“重点领域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推进”。如莲都、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聚焦省市十方面民生实事开展督查,龙泉、庆元开展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治理,松阳、景宁、云和对微信公众号、政务APP等政务服务平台开展专项治理,缙云对6家推进工作缓慢的单位颁发“蜗牛奖”,遂昌、青田把加强执行力建设纳入本地作风建设活动重要内容。
  深化效能提升。市委办、市府办进一步健全完善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相关制度,按照“能并则并、能简则简”的原则统筹安排好各类会议。市委办对2018 年市直各部门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进行一次全方位的专项清理,进一步约束考核范围、规范考核形式、精简考核内容,给基层松绑、减压、释负。市府办、市跑改办、市审管办破题部门间办事程序多、时间长、效率低等问题,共梳理公布 31个政府部门310项部门间办事事项,事项办理提速率平均达到55.5%

  扎紧制度笼子。深化综合治理、成果运用,市委列出创新激励、督查考评、政务服务、工作部署、学习教育、保驾护航“丽水之干”的6方面16条拟完善制度机制。市纪委加强与宣传、政法、机关党工委、环保、民政、统计等职能单位的沟通协调,制定完善问题线索移交和严肃问责工作要求,强化案件查处合力。各地各单位倒查问题,找准症结,举一反三,修订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堵塞制度漏洞,建立健全从源头上铲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土壤的长效机制351个。

 

  激励担当作为。突出实干实绩用人导向,市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的实施意见》《关于适应实现“两大历史使命”需要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细则》等文件,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细化和明确容错纠错使用情形、评判标准、认定程序、结果运用等,给干事者平台,为干事者撑腰,营造担当作为的干事环境。

 

  严肃执纪问责。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从信访反映、市县政治巡察、农村基层作风巡察、监督执纪和审查调查等工作中,深入查找,筛选出50个干部群众反映强烈,具有典型性的问题线索进行督办,做到纠正一批问题、查办一批案件、发出一批纪检或监察建议。整治行动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494人,查处问题数占2018年全年的80%,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5人,提出纪检监察建议25条。(通讯员:朱茜枫 项苏晨)

 

  龙泉:重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近日,龙泉市交通局港航所、水利局水政监察大队3名干部因在库区环境整治过程中履职不力,致使库区内三无船舶和水上浮动设施情况反弹,被龙泉市纪委通报。

 

  通报背后,是龙泉市纪委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201810月,龙泉市出台《关于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紧盯干部工作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紧扣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扫黑除恶、民生等10个重点领域内容,结合市委巡察、农村基层作风巡察、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执纪“五大”专项行动等,重拳出击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目前,已查摆问题143个,研究制定“三张清单”79份。

 

  为深入推进整治工作,龙泉市纪委加强与扶贫、环保、民政、统计等单位的沟通协调,建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移送、查处结果通报及反馈等机制,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督查范围从市直机关干部延伸至各基层站所、村居“两委”,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抽查、基层接访等形式开展日常督查,精准发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线索,确保整治行动不留遗角。自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暗访窗口单位140个,走访村(社)干部203人、群众1622人,发现问题线索17起。

 

  干部作风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龙泉还创新载体,开展“百名中层大家评”活动,将评议权交给群众、企业等服务对象,让其对全市100个具有审批、审核、监察、执法等职能的单位科室进行评议,以此整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履职不力、敷衍应付、监管失职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据悉,此次评议出来的10个不满意科室被全市通报批评,排名后5名科室主要负责人受到免职、降职等处理。

 

  截至目前,龙泉市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9起,15名党员干部被追责问责。龙泉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释放亮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强烈信号,以严格执纪问责倒逼党员干部转作风,及时将整治成果转化为制度规范,坚决打赢作风建设这场攻坚战、持久战。”(通讯员:赵虹菁)

 

  云和: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祛“顽疾”

 

  自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行动以来,云和县纪委严肃监督执纪问责,抓住“关键少数”,发挥巡察作用,及时发现问题线索,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对该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把脉问诊”,下定决心祛除“顽疾”,着力谱写“风清云和”的政治生态。

 

  用活一幅图,精准点穴扩大巡察成效。2018年以来,云和县委巡察办梳理问题清单,绘制巡察“穴位图”,探索“点穴式”巡察法。在巡察工作中,除围绕“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三方面问题外,还精准点穴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巡察工作,延伸监督“探头”,切实发挥巡察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监督“利剑”作用。前不久,县纪委对在巡察工作、监督执纪过程中发现的4起履职担当不到位典型问题开展专项督查。目前,已完成3起问题的调查处理,对2家单位、9名干部进行问责,并提出工作建议。

 

  织密一张网,自查自纠落实整治责任。集中整治行动中,全县各单位对照4个方面12类突出问题,开具问题清单、列出责任清单、形成制度清单,对本单位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全面摸排、查纠整改。此外,针对“责任担当精神缺乏”问题,县纪委组织开展“不担责不履责”“不实干不作为”专项治理行动,全县4600余名党员干部撰写个人剖析材料,进一步明确个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清单。从单位到个人的“三张清单”,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责任网络,将整治责任层层压实,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答好一份卷,执纪监督严整纪律作风。县纪委制作发放《关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的调查问卷》,对象涵盖普通群众、企业人员、机关工作人员等各类群体1000多人,广泛收集意见,为下步持续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供了参考。云和县还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该县多个专项工作有机结合,紧盯脱贫攻坚、污染防治、扫黑除恶、“最多跑一次”改革等重点领域,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重点突破,有力回应群众关切。此外,县纪委深入一线排查督办,对典型案例一律通报曝光、严肃追责,力求交上一份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完美答卷。(通讯员:应一统)

 

  庆元:靶向发力 集中整治“走过场”“做虚功”

 

  “我们村党支部每年都很少召开党员大会,支部组织生活不正常的情况已经有很多年。”对于庆元县黄田镇黄源底村的党员来说,党组织生活已是相当陌生。更让他们无奈的是,村里的党员发展只是通过口头表决就可以进行。

 

  “支部大会投票表决”是发展党员的必经环节,何以在黄源底村却成了省略环节?经查,2017年以来,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沈某某未按要求开展“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并且编造党员入党材料违规发展党员。针对这一形式主义、弄虚作假问题,县纪委严肃处理,沈某某因此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这是庆元县亮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幕缩影。去年以来,庆元县通过开展“大查摆”“大推进”“大提升”三个专项整治行动,开出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制度清单“三张清单”,持续发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在五大堡乡高大村,因在村级项目资金审核上不负责,村三委主要干部一起挨了板子。

 

  问题线索的发现来自于县纪委监委开展的“大查摆”专项行动。行动中,检查组通过明察暗访,严查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原来,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监会主任在审批该村道路拓宽建设工程款时,层层把关却层层失守,导致项目承包人利用伪造的村民代表会议记录,重复报销工程款1.23万元。为此,三人均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作风整治,群众最担心的是‘雨过地皮湿’,盼望常抓不懈、形成常态。我们通过‘大提升’行动,将整治转化为年年开展的常态活动。”庆元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黄绍刚表示,县纪委监委从制度层面部署了畅通举报渠道、强化问题线索调查处置、加强巡察派驻监督、开展专项检查、强力追责问责、持续通报曝光等11项具体举措,建立对“四风”问题特别是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监督执纪问责机制。

 

  集中整治行动以来,全县发现并督促整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368个,党纪政务处分14人,通报不担当不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4起。(通讯员:施洁爽)

 

  松阳:靶向干部作风

  从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老人家,7500元的住房困难补助款,村委会退还给你了吗?钱到你账户上了吗?”

 

  日前,松阳县开展农村基层作风巡察整改回头看,对巡察整改的落实情况逐一对标“回诊”检查,防止以“走过场”“做虚功”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发生。

 

  松阳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聚焦干部作风效能建设,从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持续推动干部改进作风、担当作为、真抓实干。

 

  2018年,我们把整治群众身边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正风肃纪、反对‘四风’的首要任务。”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仅执行力建设年一项活动,全县开展了专项督查70余次,发出督查通报13期,对4个履职尽责不到位的单位进行了问责;发出会风会纪通报4期,对93名相关人员“回炉”教育,其中约谈提醒20人,诫勉谈话4人;对存在“中梗阻”行为的干部免职待岗5人,轮岗2人。

 

  在全面开展集中整治的基础上,松阳县还积极将“群众问政”作为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重要监督平台,开设了《松州聚焦》《电视问政》《问政进行时》和“问政直通车”四大建设性舆论监督栏目,发现并整治领导干部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虚多实少等突出问题,揪出典型、直接曝光、跟踪整改。节目开播以来,已下发重要事项交办单10期,交办任务121项,发出督查通报3期,形成强大震慑。

 

  此外,松阳县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列入巡察“体检”的重点内容,从严查找和治理党员干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光说不做、应付了事、不严不实等问题,同时组织开展巡察整改回头看,对“走过场”“做虚功”等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的行为及时纠正,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严肃问责。(通讯员:周晓鹏)

 

  景宁:动真碰硬 剑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0146月至20167月,李某某在担任县财政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期间,对所分管的项目申报及资金拨付审核把关不严,监管不力,以致国家财政资金遭受重大损失……201810月,李某某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

 

  近期,景宁县通报了4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再次让全县党员干部看到了该县纪委剑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决心和力度。

 

  2018年以来,景宁县以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紧扣精准脱贫、“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扫黑除恶等十大重点领域,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行动,强化纠正整改,以干部作风转变推动整体工作落实。

 

  景宁县围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4方面12类问题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自查,督促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县直单位党委(党组)和各主要领导干部主动查摆、带头整改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共梳理出713个突出问题和具体表现。

 

  除自查自纠征集线索,景宁县还结合信访核实、案件调查、巡察整改、日常监督等工作督促强化问题整改。2018年以来,景宁结合县委“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大赶考”活动,坚持不打招呼,不听汇报,开展纪检监察干部一线访谈活动,深入基层梳理排查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深化党风政风监督机制,召集全县10余名党风政风监督员召开座谈会,征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0余条;结合九届县委巡察和农村基层作风巡察工作,拓宽巡察方式方法,把发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巡察的重要内容,梳理分析近两年来巡察发现的问题,督促强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改,发挥巡察利剑作用。

 

  截至目前,已走访村(社区)29个、暗访窗口单位47家,走访干部群众540余人次,发现有效问题30余个,确定问题线索督办件3件,共查处问题6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组织处理4人,提出纪检建议7条,发放监察建议书1份,对4起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通讯员:陈梅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