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廉韵| 感受龙泉青瓷作品里的清廉内涵

发布时间:2019-05-31 来源:解放日报

 序言

  青瓷是龙泉独有的文化瑰宝,为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进一步挖掘青瓷中的清廉元素,激活清廉文化基因,丽水市纪委联合龙泉市纪委、龙泉市青瓷宝剑产业局举办“清风廉韵”龙泉青瓷作品创作大赛,旨在通过这种新颖又直观易懂的形式将清廉文化传递给干部群众。




  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宋代清官包拯,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共三十七字。这寥寥三十七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虽千载之下,亦足为世人风范。


  这一次,青瓷创作者把包拯家训融于青瓷艺术中,弘扬包青天廉洁公正的家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品味吧。



 

 

  《诫廉家训》

  ——“清风廉韵”青瓷创作大赛特等奖作品

  创作理念:

  整幅作品打破了青瓷的传统形式,以古时的竹简为题材,以龙泉当地的弟窑为胎体,刷上紫金土釉,仿制竹简的色泽串联而成,与其它材料相结合,形成了一本展开的书籍。

  作品讲述的是包拯为了告诫后代子孙要清廉的家训。内容是,凡是包氏后代子孙中有贪污受贿者,不能被称为包氏后代,甚至死后,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从此训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孙。

  将中国的书法,篆刻印章,绘画等文化融入到这幅作品中,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传递着清廉文化。其中书法字体采用的是北宋时期的隶书,因为包拯是北宋时期的名人。以竹简为题材是因为竹简取之于竹,而竹代表的是清高自洁;竹简上的纹路,采取的是中国传统纹样中的水纹,而包拯衣服上的纹样有着山纹,它的意蕴是清廉如水,公正如山。

  你一定想不到,这件作品出自一名学生之手。


  作者简介:王伟丹,21岁,现就读于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陶艺系大三学生。曾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丽水学院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其实这幅作品的灵感来源是来自于梦境,可以说是在睡梦中设计的作品,梦醒之后我马上就拿着笔把它的形式给绘画了下来,之后再查找相关资料、素材进行设计创作。我是一个很爱做梦的人,特别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梦,所以我很多作品的灵感来源均来自于我的梦中。”

 

(龙泉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