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清廉丽水 >> 发布厅

方文军:用系统的方法深化拓展“三化”建设质效和成果

发布日期:2021-01-15 20:32 来源 :丽水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1月14日下午及15日上午,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务虚会在丽水召开。会议立足2020年“一体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年工作开展情况,用实践的观点,客观评价了“三化”建设年取得的成效;用辩证的思维,深入分析了“三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强调要用系统的方法,深化拓展“三化”建设的质效和成果,谋划2021年工作思路。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方文军主持会议并讲话。


方文军指出,从丽水这几年的纪检监察工作实践来看,2019年重在能力建设,这是做实监督的基础;2020年重在机制建设,这是做强监督的保障。2021年应当重在体系建设,这是做优监督的关键。2021年重点就是要切实巩固深化“三化”建设成果,进一步运用系统的方法,在增强体系作战理念、加快体系建设进程、提升体系运转功效上做文章、下功夫,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实现监督效果最大化、治理效能最优化,打造具有清廉底色、窗口成色、丽水特色的标志性成果集群,为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


方文军强调,要重点推进“八大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八大领域”标志性成果。


推进政治生态评估体系建设,打造政治监督领域的标志性成果。要聚焦政治监督,建立健全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实效的政治生态评估体系,推动政治监督“见人见事”、落到“最后一公里”,完善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推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打造清廉建设领域的标志性成果。要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以廉政风险防控为关键,聚焦权力集中、资源富集、资金密集、攸关民生的重点领域,突出压实主体责任,统筹推进清廉单元建设,打造一批清廉建设标杆,通过以点带面、抓纲带目,形成清廉丽水建设全域推进、全面共进态势。


推进日常监督融合体系建设,打造体制改革领域的标志性成果。要聚焦日常监督,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四项监督”内部融合贯通机制、查办案件和监督相互贯通机制、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努力实现“四项监督”从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的飞跃,助改革提质、为监督赋能、促治理增效、帮基层减负。


推进四风问题监测体系建设,打造正风肃纪领域的标志性成果。要聚焦作风建设,构建多角度、多维度的灵敏高效的监测体系,拓宽监测渠道,突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突出长效机制建设,提高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的监测预警和发现查处能力。


推进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打造基层治理领域的标志性成果。要聚焦基层治理,树立质量管理理念,建立健全信访举报、案件管理、案件调查、案件审理、申诉复查等工作质量评价标准,打造全流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提升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履职能力和基层治理能力,切实加大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力度。


推进现代综合保障体系建设,打造审查调查领域的标志性成果。要聚焦审查调查,把做强做优现代化的综合保障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和规划,强化要素保障、制度保障、队伍保障,确保审查调查工作始终胜任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任务,成为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的强大动能。


推进改革发展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护航发展领域的标志性成果。要聚焦改革发展,将反腐败斗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通盘考虑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的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既专主业主责,又重清堵清障。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回访教育、容错免责、澄清正名、打击诬告陷害等机制制度,保护和激发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和干事激情。


推进数字平台支撑体系建设,打造智慧纪检领域的标志性成果。要聚焦科技创新,按照高效协同、平台集成、整体智治的理念,依靠数字赋能、改革破题、创新致胜,构建“智慧办公”和“智慧监督”运行体系,打造全市贯通、高度集成的“智慧纪检监察”平台,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会议最后,就春节前后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的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方面的安全问题,以及疫情防控等做了专门部署和强调。


市纪委市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市、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市纪委市监委各派驻(出)机构和市属企业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委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委宣传部 研究室)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