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清廉丽水 >> 莲花灯 >> 家风家训

家风美谈 |仕则忘身报国 隐则仁善济民

发布日期:2022-04-07 09:23 来源 :“清廉丽水”微信公众号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家风建设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都是永恒的话题。建设好家庭、培育好家风、维护好家教,是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清廉丽水”微信公众号特别策划推出“家风美谈”专栏,深挖各地好家风故事,弘扬清风正气。

  第四期,让我们一起品读云和县王氏家族忘身报国、仁善济民的家风故事。

  在云和,王氏家族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北宋仁宗初期,王氏家族始祖王元任处州刺史,举家从江西南昌迁至云和,自此开枝散叶,繁衍至今,成为云和最古老的家族之一。现有人口5000多人,主要分布在凤凰山街道贵溪村、白龙山街道村头村、赤石乡张源头村、崇头镇王山头村、石塘镇双港村等地。

  王氏家族祖辈名臣辈出,王元出使辽国25年,为辽宋和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明朝抗越名将王一卿戍边八年,守护一方百姓安宁等。除了忠臣名将,王氏家族还有不少乐善好施的乡贤,“仕则爱国忘身,隐则仁善济民”的家风传承至今。

精忠报国 居庙堂之高则爱国忘身

  北宋天圣五年(1027)的一天,长亭外、古道边,一位老人即将离开京城汴梁,赴任处州刺史,他的好友范仲俺、欧阳修、王素等京城名士送了一程又一程,直至离京十里之遥,还是不忍分别,纷纷以诗赠行。这位老人便是王氏家族的始祖王元,他出使辽国25年,须发早被辽国的风霜染白,71岁高龄还要长途跋涉到处州赴任,京城名士们对这位一生为国鞠躬尽瘁的老人充满了敬意。

  关于王元的生平,《云和县志》记载:“王元,字常侍,登景德间(宋真宗初年)进士,初授延平令,奉使辽北。归擢处州刺史。范仲淹、欧阳修咸以诗赠行。莅官廉能,有惠政。致仕后,占籍西阳乡之桑田(今云和柘园村),子孙世家焉。”县志寥寥几句,描画出王元勤政爱国的一生。

  据史料记载,宋真宗年间,辽军频频进扰北宋边境,王元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出使辽国,促进两国和谈,在辽25年气节不改,可见其拳拳爱国之心。位于云和凤凰山街道的王家祠堂是浙江省文化保护单位,祠堂门楣上,悬挂着宋仁宗钦赐给王元的圣旨牌。

  而到了明朝,国家再遇危难之时,又一位王氏家族子孙站了出来,他就是抗越名将王一卿。

  据县志等资料记载,王一卿,明嘉靖四十年(1561)中应天府乡试举人,初授凤阳县令,颇有建树。《凤阳名宦传》载其十大政声,逾三年改任刑事主事。

  明万历年间,越南屡犯边疆,王一卿以文臣请缨杀敌,万历四年(1576)出任广西按察使兵巡道,驻节苍梧(梧州市),两年后又兼云南按察使兵巡道,分兵驻扎洱海(今楚雄市),戍边八年,边疆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王一卿逝世后,朝廷赐以王公规格礼仪,葬于云和飞凤山,修成气势雄伟的陵墓。1987年,水电部十二工程部又拨款全面修复其陵墓,今为紧水滩库区旅游点及历史纪念地。

乐善好施 处江湖之远则仁义爱民

  王元携家眷定居云和后,王氏家族的家风也由此形成,据云和县志记载,王氏家族清官贤臣辈出,除王元、王一卿外,王元的孙子王抱任大理寺评事,为官“勤政莅位,廉洁律己”,尝曰“食君之禄,当秉赤心”;王氏后人王挺授闽清县尹,莅官清廉,卓有政声。

  到了明末清初,王氏家族第三十四世孙王敬熙,年轻时为救国救民,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参加光复会,在印尼执教多年,联络华侨,宣传革命,回国后提倡教育救国,借祠堂房地为校舍,创办中街小学,便利贫苦子弟入学,为振兴云和教育事业作出很大贡献。


  王氏子孙乐善好施之名颇盛,不少读书人虽隐而不仕,但仁义爱民,以慈善济世。


  王氏家族第十一代孙王严善名远播,他是南宋咸淳年间举贡,曾任福建松溪县丞,入元之后便不肯再出仕做官。他乐济人急,时值饥荒,不少灾民逃到云和,他开仓赈济。他还曾独资建筑“浮云街”(今云和县城老街)470多丈,云和群众至今还称为“姓王街”。


  另有王氏族人王海澄,生于明洪武乙卯年间,颇有魏晋名士之风。他生平爱读书,爱吟咏,慕古人义行,虽朝廷多次征召,却谦辞不出,不愿为官,寄情于山水之间,筑石室于云和凤凰山,号曰云谷石室,并自称云谷居士。

  王海澄家中富有,慷慨好施,怜贫恤苦,经常拯患济困。相传,他在云谷石室上筑一台,名曰“望烟台”,每天清晨他早起登台张望,见户户炊烟上升则欣喜,如果见几户无炊烟,就立即派人送去粮食接济,全县百姓无不歌颂他的义行善举。

  除了济贫,王海澄还热心地方公益事业,他修桥铺路、建造凉亭以便行旅,兴学校、办义塾,振兴地方文明教化。当时闾塾遭受兵火焚毁,王海澄独资全力恢复重建,明永乐年间,云和县名士、辽府教授徐用中曾为之记,以纪其事。

19卷《鼎臣日记》 传承王氏好家风

  在云和县档案局,有一本写于民国期间的日记——《鼎臣日记》,云和县档案局副局长魏世荣介绍,云和县档案局在整理民国档案时发现了这些日记,共计19卷,904页10多万字。起止时间为1941年1月27日至1946年3月22日,长达五年。工作人员通过研读日记内容,多方考证发现作者是云和王氏家族的后人王莱。

  王莱是在西安从事抗战工作期间写下这些日记的。他详细地记录了当时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对当时西安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气等诸多方面均有体现,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日记中经常提到他的祖母、父亲和胞兄对他的教导,还记载着他资助生病同事等善举,从中可以看出王莱是一个忧心国事、乐于助人、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

在云和赤石乡张源头村,王莱的弟弟王嘉一家在此生活。王嘉的女儿王素梅告诉记者,她的爷爷王存文,也就是王莱的父亲,一直是一位热心公益的乡贤,大伯王莱和父亲王嘉都深受其影响。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张源头村有一条云和县城通往赤石码头的必经之路,原来是黄泥路,一到雨天泥泞不堪,过往行人非常不便。王存文便号召村民一起出资修路,他带头慷慨解囊,修建了四五公里的石阶路。还在路边修建了凉亭和茶屋,方便长途跋涉的行人歇息。抗战时期,当时不少驻守在云和的官兵都生了痢疾,王存文就用大锅熬制了专治痢疾的中药,救治了不少人。

  如今,王氏家族的淳朴家风仍然流淌在子孙后代的血脉里。王莱的孙子王厚发在云和湖景区经营农家乐,七年前,他还是个做凉鞋生意的小伙子,汶川地震之后,他将自己的1500双凉鞋捐给了四川灾民。王厚发说:“当时我想转行,如果把凉鞋卖掉,能挣3万多元钱吧,我想来想去,还是捐给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家族一代代就是这样的,遇到别人有困难,总想帮一把。”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