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丽水市纪委监委公布了56节“清廉公开课”,用“你线上自助点单 、我线下登门上课”的互动教育模式,满足各单位党委(党组)对廉洁教育的迫切需求。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纪委监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相关意见要求,丽水市以制度建设为指引,打造一批具有丽水特色的标志性成果,培树“浙丽廉风绿江南”品牌,推动廉洁文化高质量发展。市委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重点任务措施清单》,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担负起廉洁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效率推进。市纪委监委印发《廉洁文化评价指标体系丽水市2023年责任分工》《2023年丽水市廉洁文化建设主要事项责任分工》,进一步健全明责、履责、评责、督责、追责的闭环责任链条。“清廉公开课”正在上述制度中明确的年度重点工作之一。 在健全制度的基础上,我市积极探索打响一批活动品牌、建设一批传播阵地、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形成一批理论成果等“清风系列”,为推进清廉丽水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打响一批活动品牌,让廉洁文化启智润心。拧紧案件查办“后半篇”的责任“链条”,是我市今年重点打造的“拳头产品”。为深化案件查办工作“全周期管理”,全面统筹以案促改、以案促教、以案促治,我市出台《关于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的操作办法(试行)》,构建了一项制度、一张流程图、一份责任清单、一卷归档的“四个一”标准化管理体系,明确了党委政府、纪委监委、案发单位、主管部门“四类主体”22项任务、41项职责,以明确的“责任链条”有效解决了以往责任不清、流程不明、联动不紧等问题,取得良好成效。组织开展全市纪法教育月活动,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集中观看以身边案件拍摄的警示教育片《保一方生态 护一方正气》《从“办案能手”到“阶下囚”》、开展忏悔录学习教育、参加庭审旁听等子活动,在全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中掀起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廉洁之风”。和宁波承办首届廉潮“甬”动·清风“丽”影廉洁摄影大展,用光影语言诠释廉洁之美。 聚合廉洁齐家之力,持续打造“倡清廉家风、建最美家庭”活动品牌。今年,数十名新提任副处级男领导干部的家属和副处级女领导干部走进之江监狱,通过参观服刑人员生活区、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观看警示教育片、聆听廉政党课、剪纸话廉洁等活动,进一步增加守廉助廉意识,常念“廉政经”,守住“幸福门”。莲都区开展廉洁家书评选活动,龙泉市开展“家庭助廉”廉洁文化月活动,都积极放大良好家风示范效应。 构建多元传播阵地,涵养崇廉尚洁新风气。线下,我市做优做强廉洁文化阵地,对丽水市法纪教育基地等进行升级改造,精心打造丽水“十里清风廉路”,推出“红廉遂昌 清风之旅”“畲族廉韵示范带”“清风瓷路”等精品廉洁文化线路。线上,完善“清廉丽水网上警示教育馆”,启用“抓早抓小 纠风防腐”忏悔录专栏,用微视频展示松阳松风园、莲都“却金馆”等市级廉洁文化示范点,让全市党员干部足不出户即可通过“浙政钉”政务平台汲取廉洁养分。 在文化作品方面,我市也是力作频出。廉政主题越剧《绿水青山》在国家话剧院精彩上演,获首都观众好评连连;庆元月山春晚的《清廉箴言》通过云端播出,累计观看人数破百万;遂昌短视频《小张日记》获首届浙江省清廉国企短视频大赛最佳创新奖;青田的“纪法小课堂”微视频,缙云的案例汇编《镜鉴》,松阳的《高焕然》清廉故事连环画,景宁的歌曲《算好人生“七笔账”》,云和的歌曲《我心如“莲”》,一经推出,均引起广泛关注。 此外,我市还注重廉洁文化理论成果研究。市委党史研究室以处州历代志书等文献为依据,正在深度挖掘丽水历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勤廉人物,拟编辑成书,以生动诠释“勤是本分 廉是官德”的内在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