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的“责任链条”有多紧?回顾数月工作,丽水市纪委监委第七审查调查室主任,原丽水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杨云峰案专案组组长叶慧峰的感受是:“紧之又紧!”
为了深化案件查办工作“全周期管理”,全面统筹以案促改、以案促教、以案促治,2023年,丽水市纪委监委出台《关于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的操作办法(试行)》,构建了一项制度、一张流程图、一份责任清单、一卷归档的“四个一”标准化管理体系,明确了党委政府、纪委监委、案发单位、主管部门“四类主体”22项任务、41项职责,以明确的“责任链条”有效解决了以往责任不清、流程不明、联动不紧等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
以案促改——“只有把‘漏洞’补上,‘身边人’才不会再次成为‘案中人’”
“通过了?太好啦!”当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张继南从丽水市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得知,该校党委多次修改的整改报告已审核通过,他如释重负。
自4月10日学校党委收到市纪委监委交办的纪检监察建议以来,张继南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因为个别干部对此次整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私下调侃说:“杨云峰多年前犯的错,要我们全校陪着整改,这不是一人生病,全家吃药吗!”
这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存在?为了统一思想,经与学校主要负责人商议之后,张继南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强调一个理念——
“杨云峰‘落马’时虽已不是我校领导,但他违纪违法事实主要发生在我校任职期间,他出问题,既有个人因素,也有学校原因。我们只有扎扎实实把‘漏洞’补上,‘身边人’才不会再次成为‘案中人’!”
张继南说的“漏洞”,就包括“学生公寓楼基建项目应招未招,以邀请招标形式规避公开招标,且邀请招标流于形式。”在他的反复工作及学校党委的同向发力之下,学校全体干部逐渐认识到此次整改的重要性,最终全力投身到整改工作当中。比如,全面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发改立项项目,检查是否存在应招未招、先建后招等违规问题;为了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认真修订完善网上竞价“竞定分离”操作细则,对于设备采购项目的技术方案论证、采购流程管理等,都设置明确的“红线”。
“补漏洞,划红线,都是保护干部。”一位中层干部说。
在学校党委认真整改之际,负责全程督办的市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也没闲着,副主任郑春波介绍:“我们严格审核整改方案和整改报告,对于整改措施不到位,整改工作流于形式、无实际成效,存在大事化小、敷衍塞责倾向等问题,一律不予‘通过’。”
在监督助力下,学校党委严格对照纪检监察建议,深入复盘校园基建项目、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做深做实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截止6月上旬,24条整改措施均已全部整改到位。
图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重点岗位人员赴丽水市法纪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张陈涛 摄
“案发单位落实‘后半篇文章’整改工作已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市委巡察期间还会同步开展整改情况监督检查。”张继南说,“为确保问题整改长治长效,我们会以钉钉子精神做好整改跟踪督查,善始善终。”
以案促教——“警钟必须长鸣,每一次都是当头棒喝”
“这已经是我参与的大会中,第六次以杨云峰案为反面教材了。”6月29日,丽水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丽水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叶伟勇心情格外复杂,因为大会播放的警示教育片《保一方生态 护一方正气》中的一个主人公与他关系特殊——杨云峰,他俩是同一学校的“前后任”主要负责人。
4月11日,丽水市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钟海燕率专案组组长、联系监督检查室主任、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等人,到开放大学通报案件情况,交办纪检监察建议,提出工作要求。通报会上,叶伟勇听得非常认真,也作了诚恳的表态发言。
4月26日,市政府分管领导收到市纪委监委制发的《“一岗双责”函告书》后,为了认真落实“五张责任清单”相关要求,专题召开文教卫口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包括叶伟勇在内的文教卫口相关单位100多名班子成员参加。
4月27日,开放大学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杨云峰案件,宣读杨云峰的法院判决书和忏悔书。叶伟勇以身边案教育警示身边人,上了长达1个多小时的廉政党课,要求全体教工以案为鉴,警钟长鸣。
5月15日,开放大学召开“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围绕杨云峰案件深入剖析,开展自查自纠、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一把手”的叶伟勇带头表态“向我开炮”,开展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接受“政治体检”。
5月26日,丽水市教育系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叶伟勇再次作为案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接受警示教育,同在会场的,还有全市教育系统28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
图为市教育系统召开“以案为鉴 警钟长鸣”警示教育大会。郭艳姬 摄
三个月接受六次警示教育,这样的频率是否太高?“怎么会?警钟必须长鸣,每一次都是当头棒喝!”这第六次,杨云峰的忏悔从纸面上跃到大屏幕中,他的深刻反醒给叶伟勇这样的继任者带来巨大的心理震撼和警醒,“当官发财两条道,我们绝不能把权力当成摇钱树,一定要正确对待公与私、权与利的关系,走稳走好人生每一步。”
今后,像叶伟勇这样的“一把手”多次接受“身边人身边案”的警醒,是一种常态,也是新的探索。为了念好“紧箍咒”,紧绷“纪律弦”,丽水市纪委监委综合打出制度化的“组合拳”——召开案情通报会、民主生活会、警示教育大会,参加庭审旁听,是案发单位的“规定动作”;拍摄警示教育片、汇编忏悔录、更新法纪教育基地案例、组织开展全市警示教育活动,是市纪委监委的“自选动作”。仅今年上半年,33个警示案件已拍摄,1600余人已旁听庭审,约9700人已参加了警示教育大会。近期,全市纪法教育月活动正火热进行,“身边案”将发挥更大的震慑力和穿透力。
以案促治——“查处一案,须治理一域”
7月6日,缙云县档案馆会议室堆满了项目资料,工作组正在紧张核查……这是全市档案系统“组组联动”专项监督交叉检查的一个场景。这次检查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4月,丽水市档案馆原副馆长朱悦华因犯贪污罪、受贿罪、串通投标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二个月。
作为信息化建设业主单位负责人,本应用好招投标市场化竞争机制择优确定项目承接企业,但朱悦华却为了一己私利,利用自身业务精熟的优势,费尽心机为意向企业量身定制设置招标条件,明招暗定承包人,严重影响了营商环境和政治生态。丽水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组长宋珍花介绍:“为了推动朱悦华案从个案清除、重点惩治向系统整治、全域治理提升转变,我们组织了专项交叉检查,以案件暴露出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市县两级巡察反馈意见,查找和督促共性问题整改,以此推动全市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图为青田缙云联合检查组在莲都区查核档案项目招投标相关会议记录和台账资料。江慧霞 摄
杨云峰案、朱悦华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丽水在招投标领域的乱象,这些乱象对市场经济秩序和营商环境带来的破坏极大。查处一案,必治理一域,为靶向施治,合力推进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综合治理,今年以来,丽水发挥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审计委员会等作用,统筹纪律、监察、派驻、巡察“四项监督”,贯通公安、审计、财政、统计、群众等各类监督,已立案85件93人,党纪政务处分45人,移送司法机关16人。
为更有力地净化招投标市场,必须在严查的基础上,同步推动数字化治理,全面推动有关部门化解风险、完善治理。市纪委监委积极推动招投标领域子场景应用建设,监督推进行业监管部门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核心业务数字化,打通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归集渠道,开展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压实红色预警问题核查处置责任,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可查询、可追溯,覆盖标前、标中、标后的项目建设全周期监管平台。
爱护干部,必须抓早抓小。针对招投标领域腐败案件中移送司法机关的领导干部均是既查实了利益交换、请托办事等腐败问题,又查清了各类“歪风邪气”的情况,市纪委监委启动“抓早抓小、纠风防腐”专项行动,深化“以案看风”“以风探案”纠风防腐机制,既注重从腐败案件中分析作风新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又紧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开展正风肃纪“月亮”行动,严查吃喝风、送礼风、投资风等背后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
“我们对照‘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工作流转单’的22项任务,逐一检查,确保各责任部门按规定履职到位。”市纪委监委案管室工作人员介绍,近期,经他们对杨云峰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全流程监管,紧之又紧的“责任链条”已全部闭环到位。